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如何处理?
温州洞头律师
2025-04-12
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,驾驶员不履行如救助、报警等义务,而是离开现场的行为。根据我国法律规定,交通肇事逃逸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。首先,在刑法层面,如果肇事司机逃逸,且其行为满足构成犯罪的条件,则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。例如,如果肇事逃逸导致他人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33条之规定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;情节特别恶劣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层面,如果肇事司机逃逸,则会被依法吊销驾驶证,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,同时可能面临罚款。另外,即便肇事司机逃逸,受害人或其家属仍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,比如向保险公司索赔或提起民事诉讼,要求肇事司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133条: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、轮船、航空器或者以其他交通工具公然追逐、拦截他人,造成他人重伤、死亡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;如有下列情形之一之情形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:(一)致一人以上重伤、两人以上轻伤;(二)采取见死不救等方式,增加他人损失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九十条:驾驶员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,不立即停止车辆、不履行报警义务、不尽到救援义务的,处拘留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构成犯罪的,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九十一条:驾驶员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,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驾驶证;构成犯罪的,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。
上一篇:交通事故打官司怎么判刑
下一篇:暂无 了